台南藝術大學造形所將舉辦一系列科技藝術工作坊
邀請多位具實務經驗的年輕優秀藝術家來分享經驗。目前規劃如下:

(1) Max/MSP 實務教學陳志建主講
(2) 聲音藝術素養張耘之主講
(3) 錄像裝置即時程式影像控制陳志建主講
(4) 互動藝術技術李家祥主講
 
第一波活動,將於 10/9 (二) 開跑。
時間:10-11:30a,12:30-2p
地點:圖資大樓電腦教室
費用:免費
 
報名請 mail 至:em1812@mail.tnnua.edu.tw
 
參與者須有熱忱,但不須具備任何相關背景。
不過,(1)(3) 兩次陳志建介紹的課程間具連貫性,
參與(3)者必須先參與(1)噢!
 
陳志建曾獲2006年台北美術獎,其作品【換日線】近年備受矚目,國內外競相邀展。
其簡介如下:



【個人簡介】

陳志建
CHEN Chih-chien

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作品【換日線】獲得 2006 年台北美術獎,其創作手法結合了互動形式的機械控制裝置與即時程式影像處理。為創作團隊「朗機工」成員之一,其作品多為數位電子媒材,常常以時間切片為主要探討議題。曾參與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腦天氣影音藝術季、漢城新媒體藝術節與當代館【慢SlowTech】等展演。

專長 / 互動媒體裝置

1979  出生於 台灣 雲林
2003  東海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學士畢業
2007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

個展
2005 「後視徑」個展,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台北。

聯展
2007 「隨插即用數位創作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臺澳新媒體藝術展」,關渡美術館,台北。
        「Ongoing -Taiwan New Media art」,Allison Residence,N.Y.
        「2006美術創作卓越獎」,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6 「2006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漢城新媒體藝術節」,NEMA Exhibition,首爾。
        「慢」,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非黑之境」,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北。
2005 「溫州街藝術季2-心感地圖」,溫州街,台北。

演出
2006   第三屆「腦天氣」影音藝術祭,「朗機工」團隊演出,信義誠品廳,台北。
2005 「世界末日前一定會出來」劇場;青春散製作體解,自強 284,台北。
2004 「盜火計畫」劇場;泰順街集合創造,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北。

得獎
2006 「2006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
        「世安美學獎」,財團法人世安文教基金會。
        「美術創作卓越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作品一覽】
‧ 2006, 換日線

‧ 2005, 後視徑

‧ 2004, 弦介線

 

 


換日線  / 2006
「換日線」為國際換日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之簡稱,因世界各地太陽所在位置不同形成不同之時間,為解決各地時差問題,而經由國際協議所訂定出;作品是針對現實世界對時間定義的一個問題。幾時幾分幾秒,是當下場域相對於世界與太陽的關係以敘述時間的代號,但對於真正時間而言,這一個當下卻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代號被紀錄,台北的08:00 p.m.卻是以07:00a.m.在紐約被紀錄,這個對於時間的紀錄方式僅限同一場域位置才算是合理。

於現今網路通訊發達的時代下,距離被劃除了,當你同時瀏覽著世界各地的即時網路影像時,在時區的邏輯下似乎是達到了某種異時共存的狀態,但實際上這些影像卻是在同一個時間發生,時間的定義在這個時代產生了某種矛盾,但對於時間的捕捉卻是恆久的課題,從繪畫、照相、攝影到現在以數位的媒材去紀錄時間和場域,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技術和觀點來詮釋時間,本作品即試圖以「歷時共地」的雙時態呈現另一種時間的觀點,並以非線性的瀏覽方式對應這數位時代的閱讀模式。

作品以環拍方式對西門町做一日24 小時的曠時記錄,重新解構影格次序,將24 小時的時間以360 段序列影像延展排列,拼貼成一環狀的時差影像,再以程式運算技術對影像進行非線性的跳躍播放。時間以二維的方式運行,2592000 的影格壓縮成240 秒的時間場進行再現,呈現「歷時共地」的超現實影像。

在這樣的時場下,是否需要如同現實般的定義一條換日線?真正的時間是無界線的,如果非要界定,這360 條影像皆可為其換日線。

 

Chen,Chin-Chien
1979 Born in Yunlin
2003 Tung Hai University Taiwan, Bachelor degre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Technology


Date Line / 2006
Date Line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ate Line, a universal system of time zones devised by an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to overcome the issue of the sun shining a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as the earth orbits. Thus it is 8:00 PM in Taipei at the sane moment it is 7:00 AM in New York. This “now” is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abbreviations in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Date Line expresses the artist’s probing doubts on the universally approved definition of ‘time’. Shooting a panorama of one specific urban site over the course of one particular day,24 hours worth of images are collected in a 360-degree collage, with each long, thin bar an archive of time’s passage during one day. In this way, sun, moon, day and night mingle and overlap in an alternating order. With the collection of singular moments at one time and place, I generate a surreal image that allows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to coexist. Within this time and space, is the ‘Date Line’ we use and abide by in reality necessary? Real “time” has no boundaries, but if we absolutely must delineate, these 360 image bars can be our Date L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